社群創業 你身邊待挖掘的金礦?
發布日期:2018-01-09
點擊次數:608
創業貌似是件小眾的事,其實不然。從“創建企業”到“創建事業”,我們需要對創業有更清晰的認知。我們創業,是為了更好品質的生活,某種程度上,創富比創業更有價值。
在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面前,能夠共享的最佳資源莫過于“人”。所以今天我談的話題是“社群創業”,人脈共享。不談虛的,社群創業的好處在于你不必從零開始,本來就擁有一定的基礎,社會動物嘛——人人都在社群中,人人都有群資源。
社群可以有很多,但今天我只講優質社群,也就是在各種退群潮、經濟衰退潮之中仍能夠脫穎而出,花開不敗的社群們。
優質社群的背后是優質的種子,也就是有真實影響力和活躍度的群主和群友。
優質社群是不能依靠幾個虛無的話題連接的,會有更深度的內在連接,比如企業之間的利益,朋友相互的情感,社群在群友心目中的排序,決定了它的價值。
許多人說“社群已死”,或是過了風口,是否果真如此呢?
當一個概念人人皆知的時候,或許紅利期已走到了盡頭。社群一詞,就面臨如此困境。
從吳曉波讀書會,到邏輯思維,知名社群的商業模式更多貼近虛擬經濟,知識付費成為主流,電商只是淺嘗輒止。如果世界上的企業分為兩類,一類是經營產品,另一類是運營渠道,那么,一個偉大的公司只要做好一件事足矣。多少社群,都是因為渠道屬性太過明顯,而對產品的把控能力就略顯不足了。
因為人人社群,所以社群就沒有了門檻,也就導致社群的商業化毫無底線,所以才有了滿天飛的廣告,垃圾一般的公眾號文章,琳瑯滿目的H5和小程序……多余的信息讓我們不知所措。其中最極致者就是微商。
微商之所以人人喊打,不外乎兩個原因。第一是產品,假冒偽劣橫行的產品導致誠信缺失,讓微商幾乎等同于騙子。第二是傳播,濫發朋友圈實在是要不得,為了5%的傳播,去傷害95%的粉絲,對于任何媒體都無異于殺雞取卵。
通過社群,圍繞個人興趣,過濾出適合自己朋友圈的真實人脈和優質產品,從而形成自己最低成本的創業方式,正是社群電商最基本的邏輯,也代表著未來的趨勢。中國最大的商機就是人口紅利,這個風口,至少還可以再延續二十年。真的沒必要拋家棄子負債累累去創業,只要你能夠懂自己。
怎樣才能懂自己呢?
我一直覺得社群電商不是低價低質品的機會,因為社群的傳播速度是最直接而高效的,優劣的辨別最快,“用微商渠道銷庫存”的邏輯只能是臨時行為,用來檢驗產品才是正確的長久的經營法則。
所以,適合社群電商的并不是社會圈層中最底層的人,而是每個圈層中最善于經營人脈的有心人。社群一定是檢驗一個人口碑的通道,所以,越處于價值鏈頂端的人,越適合進行社群創業,當然,前提是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。
普通人看社群創業,就是簡單的微商,或是產品代理。其實這里面有許多技巧。在產品篩選上,如果不盲目追求低價,而是將自己使用的產品分享出去,從理念端去除了急功近利,就不至于“劣幣驅除良幣”。在營銷傳播方面,非精準傳播才是造成騷擾的主要原因,通過社群內的定向傳播,可以減少90%的信息污染,更適用于電商。
做到這兩點的前提就是對自身的認知,圍繞個人和企業所進行專業的社群化分析,只有充分了解自己,才能少試錯。本文作者長期致力于個人及企業的社群化研究,擁有“社群自畫像”的方法論和大量實踐案例,歡迎對此話題感興趣的創業者和企業家共同探討。